内容页搜索

一、龙泾村名的传说

龙泾,原名龙逕,顾名思义,是神龙游经过的地方。明代莫旦《吴江志》中,记载吴江县久咏乡二十九都有村落东龙逕和西龙逕。两村自然环境优美,曾吸引神龙休憩玩乐,乐不思归,然神龙毕竟是神,在尽情玩乐后,终究要入海返归龙宫。可神龙飞离返回龙宫后,却在当地留下痕迹。龙身栖息之处形成龙逕港(即今人们所说的龙泾港),村落也留下了状如神龙弯曲飞舞身形的印记形态。又流经龙逕(泾)南北的江河之水十分清澈,“逕”通假“径”,“逕“泾”同音,龙逕村便成了后来的龙泾村。今自然村龙泾村名即起源于此:即此村有龙泾港清澈水流及村落有得天独厚的形态—状如升腾飞舞、富有生气活力的神龙。据村座谈会上年老长者说:龙泾自然村状如龙,村中蜿蜒伸展的龙泾港是龙身,长约千米,宽约1520米,是南北舟行的交通要道。龙泾港南端出口处野河湾南有独脚圩(当地村人称龙湾头)是龙头。龙泾港北面出口处是庙圩,圩上建有年代久远的东岳庙,被称是龙尾。龙泾港旁侧的浜湾、河港,被称九湾六角十三浜,是龙身上的龙脚龙爪。龙泾港两岸聚居着世代辛勤劳动的龙泾村民,在欢乐生活中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让龙泾村富有活力。龙头野河湾中的风水墩,被称为龙眼;河湾周围的溪流被称龙须,浇灌着千顷良田。龙尾庙圩十分灵异,村人言:此庙圩能随水位升降而浮沉,圩上东岳庙年代久远,面南背北,规模气势宏大,计有三进,庙内塑有数以百计形态各异的神像,栩栩如生,形象逼真。僧人最多时有二十余人。前来烧香敬神的村民络绎不绝,香火旺盛,十分热闹,曾被称为“小杭州”。村上长者陈润芝在民国中期曾主持重修,更让庙宇金碧辉煌,显现生气、灵气。此为龙泾村名由来的民间传说。

(资料来源于龙泾村座谈会,作者:

 

二、石佛浜村名的来历

石佛浜村名来源于流传已久的故事。

当地民俗有“六月六,买条面来落一落”的传统。每年到农历六月初六那天,村里农户家中都备有面条。中午时分,下田干活的村民从田里返家,都要下面条当作午饭。

有一年的六月初六中午,村民们回到家里,惊奇地发现家中事先准备好的面条不见了,并且全村家家户户都是面条失踪,感觉奇哉怪矣!不多时,人们发现村西庙中一尊石佛的嘴里全是面条,便认定各家的面条都是被那石佛偷吃了。于是,村民们怨怒起来,操起物件去砸这嘴馋的石老爷(神像)。此时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那平日里不会动的石佛竟抽身逃跑起来,并施展佛法,逢水过水,见港游水,直游到东南方向的淀山湖边。正好被一孕妇见到,孕妇惊奇呼问:“石人怎么能游水”?说时迟,那时快,话声刚落,此佛就此石化,沉浸水中,不能上岸。

当地村民把石佛从水中打捞出来,并建庙供奉,称石人庙(又称石神庙),庙中石佛,身高尺许,趺坐莲花。那个原先供奉石佛的村庄就此被唤作石佛浜村。

如今,这个故事被石佛浜村民作为茶余饭后的美好传说,流传下来。

(资料来源于龙泾村座谈会,作者:

 

三、吴家埭村落旧事

吴家埭村坐落于分南、分北圩西侧,曾字圩东侧,据周庄镇志地图,吴家埭村在17纪前形成,村中央夹着一条小河,取名为吴家埭河,东靠小埭上(在1957年时期也拆迁至任家湾等),西临杨家荡,小河由任字潭(现已围垦为鱼池),流经至杨家荡,本村吴姓为大姓,故取名为吴家埭,分别有陈、徐、郑、张、姚、戴姓氏组成,在村中间有吴家宅地,建筑颇为讲究,有大厅及多间民宅,该大厅建于18世纪下叶同治年间(已无考证),约在1973年拆除另建楼房。

在村南端有法华庵,据记载在清乾隆年间就有,1792年重修。庵内供奉刘王爷(称刘继伯),详见法华庵示意图,约在1958年拆除。村北以戴姓为主,在晚清有戴氏族人考取武举人,约在19世纪中叶,现从2015年往前推测第五代祖辈,并有举人武石上面刻着“正礼堂头号”字样,高65厘米,宽30厘米,厚22厘米,重达200斤。

(资料来源于村民口述,郑云林整理

说明:说明: 18-9

       18-8  法华庵平面示意图       18-9  正礼堂头号武举人石

 

四、任家湾村变迁及由来

任家湾村建于张字圩南端,东靠西卖盐港,西靠小大埭上(已迁移本村),南邻石佛浜,北接江泽村,张字圩南低北高,圩中央最低洼,中间有一条小溪,从南至北,长约700米,圩中间有2个较深的水坑,河水通过小溪与外界大河相连通,圩形状像畚箕。祖先定居时选址面水向南,紧小湖泊,圩南端东西两边地势较高而建,中间颇低的地方至今现在还有坟地和旱地,因村落东西间隔距离较大,村民口称村东为东海,村西为西海,以“海”称谓可能中间相隔距离大且长年低洼积水所至。

任家湾村由来也无从考证。根据推测任姓祖先为最早定居故而得名。任家湾西南有个湖泊,名为任字潭,今已围垦为鱼池,并且湖泊四周也无任姓人家。所以任姓定居年代已久远了。故此湖泊也随姓取名为任字潭,由于历史上战争、瘟疫、水患、灾荒、氏族迁徙等诸多因素,任姓就消失了,据明莫旦《吴江志》(1488年)记载及任家湾村出土的明代社坛碑记载,任家湾村落的形成在15世纪以前,至少有近600多年历史。

任家湾村北的最高处有墓地群,因建有石牌楼故称谓牌楼坟,孩子们放牛在此处玩耍,村民劳作在此处作息,该牌楼向西通往九曲江边。该牌楼最大石材重达34吨,至今还有部分材料遗弃在河滩边上,可想石牌楼的规模较大,根据现场留下的多块石板(约80×100厘米),有转角落水槽,可能为社坛祭祀平台,由此推断,任家湾明代社坛遗址也许就在此处。

(资料来源于村民口述,郑云林整理

五、龙泾干阿爹的传说

龙泾干阿爹,在龙泾及其周边乡村享有盛名。至今,在龙泾村民间还流传着有关他传奇式的故事。此人为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人,生于19世纪中叶,姓名不详,绝顶聪明却犯有重罪,身陷牢狱。他思虑谋划,伺机越狱,落荒出逃。官府发现,派衙役紧紧追捕。他舍命逃跑,时值夏暑,便逢水过水,见港游水。逃至龙泾,饥饿劳累,又后有追兵,身处危境,眼见村民在农田劳作,便向一老成的干姓村民下跪,恳求救命。心地善良的干姓村民眼见落难之人可怜,心肠一软,便冒险答应设法救他。命其伪装当地村民,头戴斗笠,下田耘苗。不多时,官兵追至,询问逃犯去向,那村民告知官兵,已往周庄方向逃去。事后,逃犯叩谢救命之恩,并随那村民改姓为干,与之一起生活。

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庚申战乱,席卷苏州、吴江。是年,莘塔乡民组织团练,西与黎里、北与同里团练相犄角,与太平军抗衡。47月间,太平军先攻陷黎里、同里,只有莘塔团练兵保住雪巷,然“地小援绝,孤资不继,饷更奇绌”。不久,莘塔及周边农村亦陷。太平军来到龙泾,村民躲避。那被救干姓者见多识广,与太平军周旋中,十分融洽,关系逐渐亲密,受到信任,被视为“知己”“自己人”。后清廷及各地地方团练联合反扑太平军。战事形势吃紧,太平军撤离转移,本作为军需给养的大量金银钱财,随军携带甚为不便,只能暂时埋藏于龙泾,也不避嫌那个干姓人,以待日后来取。清同治三年(1864年),太平军战败,所埋财宝没有取走。可那干姓村民清楚:这批财宝再不会有人来取,就私吞占为己有。稍待时日,他把此财宝作为本钱,用来发家,经商粮油,在黎里、同里、角里(今名朱家角)等地开办油坊、粮店,生意兴隆,被时称“九车十三泰”(“车”指油车,亦名油坊;“泰”指米行)。干姓村民身价也就此飙升,当年的难民一跃被尊称为“龙泾干阿爹”。岂料数年后,黎里油坊管理不慎,遭遇特大火灾,自身财产损失惨重,还因火灾死伤较多,酿成重大命案,惊动官府。那龙泾干阿爹财产赔偿殆尽不算,又受牢狱之苦,最终卒于监狱。

龙泾干阿爹的传说和公认的结论,至今仍在告诫人们:钱财来得快,去得快。不是自己该得的钱财,不能占为己有,即使占有,也会很快丢失,不会太平!做人切忌贪婪无厌!

(龙泾朱向荣、干金浩口述,徐毅惠整理)